第383章 布局,大宋宝钞!(2 / 2)
武松笑着摇头,早有准备。
“杨戮,劳烦您给我取一个火盆,取一碗水过来?”
杨哉一听从另外一侧把一个水盆端在了桌子上,本来已经是寒冬烈日
“你们看好了,我只演示一遍。”
说着就把这明晃晃的100元大钞。
扔到了水里头,宋徽宗赵佶大喊道。
“武相,你这懊恼什么,好不容易做出来的东西,干嘛这么折腾?”赵佶大笑。
,把火盆也放在了另外一处。
“皇上,你且看看。”
宋徽宗只看到浸泡在水里,已经完全被浸湿的这一张纸,漂浮在水面上,而且在上面的露珠根本都不往下进水。
在上面一层,都是平稳浮动的。
宋徽宗赵佶拿起来摆了摆拿纸一擦。
整个状态依旧光亮如新,而且没有一点点进水的效果。
不得容颜大惊。
“这,这是为何?”
武松苦笑道。
“因为在上面,制作这一张纸的时候,我用了一点小动作,这张纸表面封存了一层石蜡,而这种石蜡是内政部的人经过化学处理后特意得出来的,在每一层上都刷了一层,而且还用明火烤制,烤火完之后这张小小的纸上,就落了一层保护壳,水是没有办法浸湿的。”
“这种保护壳,最少可以用个100年到200年不变,像石蜡这种天然矿物,在现如今的条件下是绝对不会蒸发掉的。”
这是自然,如果放在现代社会里,动不动就40度的高温,就算是开封一代。
也是如此。
但是在古代凉风习习,最高温度,都达不到25度。
整个气候相当宜人,所以在25度下这个保护壳能用一两百年,都是往少了说的。
“还有,火也是能够避免的。”
这100元大钞刚刚经过水中浸泡后,又把它扔到了火里。
刚一进火还溅出了火星,大概过了半分钟之后。
武松把它拿了出来擦去上面熏黑的那些黑色木炭。
整张100元大钞,依旧是光亮如新。
“奇了,真是奇怪了,水火不侵,此乃神物,难不成武松你真的在上面做法了?”
武松笑着摇头。
“微臣可没有那种本事,如果有,早就可以撒豆成兵,傲视天下了。”
“只不过呀,我在这上面附了一层金箔,这是在石蜡溶脂过程中,以及在整个纸张的成型过程中加了一层金属,所以火也是653没有办法烧到的。”
“这就是水火不侵的最新发行的金币。”
看到这场面就如同变魔术一样,宋徽宗赵佶心里相当开心。
“好,物品已经准备齐全,想来可以有存货了,但是这定价可怎么定吧?”
在整个大宋上完全没有市场一说。
因为所有的物价几乎就是百年来都不会变的。
有些地方盛产这个东西就便宜,有些地方不盛产它就会贵,而这些金银都是根据市面价格进行调整,早已经习惯金银财宝这种计算方式。
现在变成纸张,总不可能带一摞钱去称斤吧。
“皇上这上面有数值,而每个数值就代表着购买能力,比如说玻璃厂房里面生产出来的西瓜。”
“我们就可以拿纸币来买它。”
“多少钱合适?”赵佶迫不及待的问道。
“需要4章100元的红钞,也就是400块钱。”
400元在整个大宋江山内,等于一两二钱银子。
一个西瓜卖一两二钱,是因为物以稀为贵,种植成本高,人力投入大,所以才卖这么贵,不过如今风调雨顺,大家丰收。
一两银子对他们来讲,还在承受范围内。
宋徽宗一听,鼓掌叫好。
“好,既是如此,那朕就支持你。”.
文
学', '学')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