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三章 情深意长(1)(2 / 2)
来自玉淑方面的这些思想打算,无疑是让倍感压力的大奎顿感缓解轻松。这让大奎一经闻听,情不自禁地立即大为感动,甚至激动得不无哽咽,半天说不上话来······
是啊,也难怪大奎会这样的情绪激动——想想人家玉淑以及她父母,定亲时不要彩礼,眼下这又是如此来替自己考虑;再看看当今社会上,有些人家订亲时,动不动先把彩礼讲在前头不说,新房之事更是毫不含糊——因为新房的关系,婚事迟迟扭别在那里不办的情况,实在不是一家半家。甚至最后为此吹灯拔蜡散了伙的事情,也不是没有发生过——对照那些,再看眼下人家玉淑一家老少的这思想、这行为,此情此意,实属难能可贵。这如何能不令大奎感动非常呢?
大奎心潮翻滚了半天,最后,他只对三奎说出了这样几句:
“那——事情就这样:他们那边觉得咋办好咱就咋办。就是新房的事,你等跟那边说——这事我记挂在心上呢;等给你们把婚事先办上来,我随后就尽快想办法给你们盖新房。我、我肯定说话算话,让他们尽管放心。”
4
情形的变化,虽然让盖新房的事情不再是当下的第一要务,但既然打算今年就办喜事,这需要大奎现在就开始来操办的事情也还是不少。
首先是婚房的事。
眼下大奎家的这些房子,堂屋的西里间是小嫚睡,东里间是大奎跟五奎睡。适合做婚房的,大奎觉得也就是现在三奎跟四奎睡着的那两间东偏房了。
当大奎在饭桌前说起这事时,五奎很快就表态说,自己可以去跟自小的好伙伴,现在的高中同学张继科作伴睡去,腾出地方让四奎过去,跟大奎睡堂屋的东里间。
大奎一听,觉得这倒也可以;反正这年头,人们不仅吃穿用度方面普遍困难——有些人即使手里有布票,可由于手里缺钱,照样也是难能穿上一件新衣服。便是人们睡觉的地方,和床上铺的盖的这类事项上,许多人家往往也会显出三缺四不够的窘景——去到别人家搭伙借宿的事也真是不稀罕······
婚房的事决定后,接下来该办的事情也是明摆着的:东偏房的那门窗实在也是太过破旧,既然是要当婚房用,总得更新一下换换装才多少像是那么一回事。
就是屋里的那地面,现在坑坑洼洼的,也须弄些新土来重新打平才好。
至于婚床,乡间一向都有“榆树梁,椿木床”的讲究,取其“余粮”、“春床”之吉意。
以前,三奎跟四奎睡着的那张床,说来有些可怜——那一直都是用木棍搭起来的。现在三奎要结婚,新床总得是要打一张的······
5
就在大奎为了三奎的婚事而紧张操办的过程当中,那二奎的媳妇崔玲坐了月子,生下了一个男孩。
这样的事情,对二奎来说,无疑是一件大喜事。
大奎呢?他看到二奎媳妇自从被三奎“黑打”了一顿之后,似乎确乎也变得规矩了,如今这又给二奎剩下了一个儿子,他自然也为此感到高兴。甚至也由不得心情激动万分——即为二奎,也是为自己;
说他为二奎,是因为正如老话所说:一辈留一辈,老猫五十岁。代代相传是人生之大事。在乡下人的头脑思想中尤为如此!
而二奎的如今有了儿子,这对他来说,更重大的意义在于:当年父母双亡时,面对着眼前的大不大小不小地一群弟弟妹妹们,他甚至一时都不知道明天的日子该怎么混下去!
可今天,历经了生活的那么多风雨苦难之后,他苦也罢累也好,不管咋说,今天他终算也看到一点结果了·······这让他如何能不激动呢?
但是,当二奎征询大奎的意思——看看给孩子起个啥名字时,大奎一时还是不免有点犹豫了——他觉得这事还是二奎自己来决定最好。他也顾虑到二奎媳妇崔玲或许也会自己有啥想法的。
一见大奎这样反应,二奎难得态度干脆鲜明、胸有成竹地对大奎道:
“大哥,还就是你来给孩子起个名字吧——我早就寻思好了,这事我也跟她说过,她也没说出啥······。”
如此之下,大奎也就没再多说啥,只是暗暗思想了一番,最后便开口对二奎道:
“那——要不——就让孩子叫喜子吧。”
“行,就叫喜子!这名字好······”二奎赞许地接过话来对大奎笑道。
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喜子的降生,大奎二奎这兄弟俩一块去给父母上喜坟时,由不得都在父母的坟前落下了热泪······
尤其是二奎,显得格外动情而伤感;至于他这仅仅是由于有了儿子而高兴,还是这里面掺杂着难以言说的其他成分——是委屈?是愧疚?是伤情?还是感念······恐怕连他自己也未必分辨得清楚。
不过,从一件事情上倒也多少可以看出一点端倪来——在他的二妹二嫚闻讯来贺喜的时候,他激动之下一时竟是无言以对······
而当二嫚要回家去,他陪着二嫚出村,默默相送的他一直就没有想停住脚的意思。
直到二嫚想让他不要再送了、转脸去看他时,这才注意到他不知何时已是泪流满面······
\t\t', '\t')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