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七章,手办狂魔政(1 / 2)
<p style="font-size:16px">十月亦是正月,初冬的季节,各种祭祀礼仪繁琐加之秦王的生辰,整个咸阳都陷入了一种热闹的繁忙里。
王上斋戒沐浴三日,于城郊搭设祭台,设马、牛、羊、鸡、犬、豕等牲畜以及玉帛等为祭礼,青铜器皿为祭器,祭祀天地鬼神。
奠玉帛后,由秦王亲自杀牲取血,以血祭上天。
赵政手起刀落,赤红的鲜血汩汩地流入青铜罍中,那手段果决狠厉,心中却觉得祭祀礼仪繁琐冗长,在心中默念着《墨子·尚同》中的一段不免觉得好笑:古者圣王明、天鬼之所欲,而避天、鬼之所憎,以求兴天下之利,除天下之害,是以率天下之万民,齐戒沐浴,洁为酒醴粢盛,以祭祀天、鬼。其事鬼神也,酒醴粢盛,不敢不蠲洁,牺牲不敢不腯肥,珪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,春秋祭祀,不敢失时几,听狱不敢不中,分财不敢不均,居处不敢怠慢……
只是赵政的所念被嬴政听了去,从晨起沐浴,一路颠簸至城郊,那仪仗浩浩荡荡,从天明破晓折腾到月明星稀,自然免不了疲倦:“子不语怪力乱神,人生在世却还是需要敬畏未知。
你的心如此不诚,又如何祈求今年的风调雨顺?”
所谓祭祀,赵政权当做巩固统治的手段,他只需要在意这人生百年,若祭祀有用,又为何天灾不断,黄河泛滥,治水还不是靠人为?蜀郡如今之所以物产丰盈又何尝不是人力所致?若无李冰之湔堋今都江堰,未必有如今的沃野千里。
赵政不以为意:“大天而思之、孰与物畜而制之。从天而颂之,孰与制天命而用之?”
这句话取自《荀子·天论》,意为:与其尊崇上天而思慕它,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动物一样蓄养起来而控制着它?与其顺从上天而赞美它,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。
赵政同奉常及其余官员依次献上祭品,拜而又拜:“皇帝陛下,你与寡人一同出现的时辰越来越长了,你没发现么?”
是吗?或许是赵政的那句“合作”,也或许他们真正的接纳了彼此的存在。嬴政咀嚼着赵政的言语:“大天而思之、孰与物畜而制之……”
够狂妄自大的了,嬴政不禁轻笑,忍不住调戏了句:“不愧是我的小阿政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</p><p style="font-size:16px">赵政一时语噎,不知所言,干脆开始按着流程朗诵祭文。
一系列繁冗的献祭下来,后将祭品赐予公卿士大夫,后优伶献舞,他这个王上才得以空闲。
这祭礼宏大,那鼓声乐声与天地争音,倒也热闹。
“世人称颂秦穆公将秦国带入繁盛。
可事实上大秦真正繁盛却是从秦孝公商鞅变法起。
自大周以来,便取消了活人殉葬祭祀之事,以陶俑代之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