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 风吹稻花香(1 / 2)
第112章 风吹稻香
洪武十三年九月初,金秋时节,皇庄金灿灿的稻田在秋风当中摇曳。
一根根电线杆从田间竖起,将电线拉至河边工坊。
那电线杆是木头做的,很简陋。
工坊里也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电闸,用于小功率电量使用。
从发电站出来,电流就已经经过变压,在功率上适用于现代的家庭用电量。
好在现代家庭用电的额定功率都高,而朱云峰买的车床是3000千瓦的,在功率上堪堪能用。
而发电机每小时能发几百度电,用于工厂作业绰绰有余。
这段时间三小只累得够呛,季赫二百八十来斤肉都瘦了好几斤,脸都好像没以前圆了。
那些铣钻磨冲锯车床工具,每一台都一吨打底,台子拆卸、组装都麻烦得要死,还得拖钢、铝等原材料过来。
说真的。
自家买的东西,跟做贼一样偷偷往大明搬运,还那么累,纯纯牛马。
不过成就感也是真的。
九月六日,第二季水稻慢慢成熟,还有半个月就差不多能收割了。
朱云峰躺在皇庄西边的山坡上,享受着难得的午后宁静。
今天早上他们把最后一台锯床切割机搬了过来,又拿了一堆角磨机、电钻一类的小工具。
基本上一个小型加工厂该有的工具全都搞齐。
如此一来。
朱云峰已经为大明提供了大量优秀的种子,建起了一个小型发电站,一个小型工厂,一个简易化学实验室。
如果再算上给老朱拿的其它物资。
或许在现代不算什么,但放在非洲某最贫穷小国,就已经算是顶配了。
而这还仅仅只是不到一年的变化。
到了明年,朱云峰要让老朱用上ak,开上小汽车,坐上大军舰——随便买点发动机过来,就直接开搞。
“开饭了。”
朱棣端着一盆鸡上来嬉笑道:“鸡汤来咯。”
‘妈的,这小子都看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,已经从看小姐姐擦边到鬼畜了吗?’
朱云峰从地上爬起来,拍了拍身上的草屑,心里想着。
朱标跟季赫跟在身后,都拿着菜和饭。
关键那饭菜还是用电饭煲、电磁炉做的,就在山坡下的小工坊里,已经完全可以做到现代化。
“这段时间累死了,要不找个时间放松放松,老祖宗现在打到哪了?”
朱云峰蹲在地上边拿碗边说道。
“已经清剿了西北边患,降服吐蕃西番,现在正准备南下攻打云南呢。”
朱标答道。
“好家伙,打得这么凶猛吗?”
朱云峰惊讶。
朱标笑道:“得益于你的无人机,还有银币。”
“怎么说?”
“你怕是不知道,现在银币在民间价值几何?”
“啊?”
朱云峰纳闷道:“怎么价值还挺高吗?”
朱标竖起一根手指头道:“一枚银币,能换一贯六百文铜钱,一两四钱白银。”
“好嘛,还有这种操作,劣币驱除良币了是吧。”
朱云峰端着碗,张大了嘴巴。
朱标笑道:“没办法,那银币的制作工艺实在是太好了,根本不是模具能够做出来的东西,流入民间,所有人都爱不释手。”
别看朱云峰只为大明每年提供三分之一的国库收入。
但问题是银币属于优良币,一枚价值一贯的银币购买力居然比一两银子和一贯钱还高。
很多百姓宁愿用民间的铜钱和银子都不愿意用银币,收到了银币也会藏起来。
这其实是典型的劣币驱除良币的过程,就因为良币太精良,大家都舍不得用,所以才把它的价值一路往上抬。
如此意味着朱云峰每年提供的1300多万枚银币,购买力超过2000万两白银,为朝廷带来丰厚的利益。
目前民间的粮食产量还不够高,刚刚够自给自足,朝廷有了钱,也不一定能买到足够的粮食。
可朱标不是刚好大幅度减税了吗?
税收减少了,百姓少交很多粮食,市面上的粮食就充盈了起来。
大明再用银币给官员发俸禄,去市场上买粮,顺利让银币流入市场的同时,也能大量购入粮草,为朱元璋打仗做准备。
“其实也无所谓的,现在银币供应少,百姓肯定当稀罕物,等你们在这边大量收购金银,用银子制造银币,产量上来了,价格自然也会下去。”
季赫插嘴说道。
朱云峰想了想道:“那老祖宗那边的比例也该提一提了吧,设备都给你们了,你们自己能自己造了,我这边可就没利润了。”
“放心。”
朱标笑道:“这段时间我们已经用银币收购了很多金子,其实父亲说是给你们一个比例,就是怕你们一下子拿得太多,有了钱后对大明的事不放在心上才有限制。但对于我来说,都是一家人,父亲赏赐功勋和藩王都几百两黄金的赏赐,何况是你我之间?届时我做主,你们想拿多少都可以。”
‘感动。’
朱云峰和季赫对视一眼,心里暖暖的。
果然。
真诚才是必杀技。
老朱那个人心思太深沉了,而且猜疑心重,对朱云峰和季赫表面上很好,实际上事事都防着。
相比于朱元璋,朱标确实是个能干大事的人,不仅为人正直,手段不弱,而且明白怎么才能收买人心,让人死心塌地。
如果说朱元璋走的是霸道路线的话,那朱标就是走王道路线。
或许在乱世当中,霸道比王道更有用,曹操和刘备的事情就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。
但如今天下太平,王道才是正道!
“走了,干活去。”
吃完了饭,朱云峰把碗筷扔到端来的木盘上,站起身伸了个懒腰。
其实他已经很有钱了。
不提每个月从洪武朝弄来的金子,一顿操作之后,每个月利润能有两千万左右。
单说永乐朝大朱棣那,他就薅了四亿多羊毛过来。
而且这对两个世界都是好事。
现代社会黄金属于战略资源,各国都非常需要黄金储备。
朱云峰弄黄金过来,不仅能提高我国黄金储备量,同时把大量的工业品弄到大明,还解决了销量问题。
加上自己农田、工厂提供大量就业岗位,在一通买买,又是修工厂,又是修水电站后,光今年他们县的gdp就提升了一大截。
永乐朝那边能极大提高粮食产量,洪武朝这边则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,还有了一定基础工业。
真真切切地做到了合作共赢的地步。
而朱云峰在中间来回倒腾,目前存款还有三个多亿,名下各类资产也非常多,已经算是个大富豪了。
不过对于他来说,钱不钱的已经无所谓了,最重要的是满足感。
↑返回顶部↑